在今天看見明天
熱門: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

劉德音 魏哲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

熱搜關鍵字:劉德音 魏哲家共有53項結果
科技

劉德音說台積電前景光明,4129張神秘買盤最後一盤敲進!560元還能買?老手拆解兩關鍵

護國神山台積電(2330)周二舉行股東會,董事長劉德音一席「台積電前景十分光明」的談話,帶動投資人信心,台積電股價在盤中一度攻上562元、創1年來新高價,終場收560元。面對台積電近期的漲勢,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分析,主要受美股創高激勵,回歸基本面來看,台積電後續仍有兩大隱憂待解。

日期:2023-06-06

科技

股東會直擊》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有不同?劉德音坦言「大不同」!聊地緣政治衝突「台積電會有穩定作用」

護國神山台積電(2330)周二(6/6)舉行股東會,因疫情關係,先前已有2年未舉辦實體股東會,今日股東在現場發言相當踴躍。其中,股東最關心的幾項議題,包括台積電有沒有缺電問題、綠電供應是否充足、根留台灣的承諾是否不變,以及股價是否委屈了?

日期:2023-06-06

政治社會

美科技業裁員潮、台灣半導體卻缺工…偉詮電董座:政府該讓退休年紀再延後:65歲其實還很健康

全世界景氣下滑,各大企業紛紛裁員,謝金河指出,這波ZOOM裁員1300人約裁15%、亞馬遜裁18000名員工、微軟裁1萬人,回頭看大型科技公司業績表現,英特爾第四季虧了6.64億美元,不過台積電業績表現依然強勁,第四季大賺2958億台幣,是全世界最好。《老謝看世界》邀請偉詮電子董事長林錫銘,請他分析今年對電子業景氣的看法。他說明:「上半年應該是度小月,下半年會好,而且應該一季比一季好。」

日期:2023-02-13

政治社會

拜登跟劉德音、魏哲家同框! 他說台積電加碼至400億美元投資 對全球影響巨大 「各位,美國製造回來了!」

美國總統拜登於台灣時間今(7)日凌晨約5點(當地時間6日下午2點),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台積電晶圓21廠進機典禮上致詞,他表示台積電在鳳凰城的400億美元投資,不僅對亞利桑納州影響深遠,對全世界也是。他指出,台積電新廠不僅將製造全世界最先進的晶片,也將大大鞏固美國本土的半導體供應鏈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表示,待未來鳳凰城第二座晶圓廠也投產後,台積電在當地可望每年創造100億美元營收。

日期:2022-12-07

科技

張忠謀2005年就考慮在美國設廠 為何台積電鳳凰城新廠非他原意? 原來華府看待台積 因川普上台180度轉彎!

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張淑芬夫婦,今(6)日將在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納州鳳凰城新建的晶圓21廠進機典禮,與美國總統拜登同框。剛過80歲生日的拜登以美國總統之尊,與91歲張忠謀站在一起,對於張爺爺來說不啻是人生的另一個高峰,但就主導台積電數十年的他來說,這個美國新廠與他最初想法可能大相逕庭。張忠謀早在2005年就有意在美國設廠,包括以併購方式,後來因為美方政治面作梗及價格未談攏等因素而未成功。17年後的今天,美國張開雙臂歡迎,甚至是催促台積赴美設廠,更拿出真金白銀的投資優惠或補貼。為何華府17年來看待台積電的態度,有了180度轉變?

日期:2022-12-06

科技

台積電3奈米赴美是技術被掏空?還是國際化?投資人要辨明真假訊息

最近半導體產業好熱鬧,張忠謀證實台積電3奈米將赴美,二架包機先後載了600位員工及家眷飛往美國,另外前研發大將蔣尚義加入鴻海,巴菲特大買ADR的震撼還在,號稱「台版晶片法案」又被爆獨厚台積電。

日期:2022-11-23

科技

「專挑對手服務,要讓台積電覺得痛」,從研發六騎士到梁孟松的恨,18年前老照片見證歷史

近來美中半導體競爭愈來愈激烈,台積電前研發主管蔣尚義與梁孟松的新聞也傳遍全球,我應邀到TVBS《金臨天下》節目中分享觀點,看到電視台找出一張18年前台積電的舊照片,讓我勾起一些回憶,我想就趁這個機會分享一下,關於台積電研發部門的幾個小故事。

日期:2022-08-15

職場

台積電董事長、台積電總裁 面對「張忠謀沒教過的事」 劉德音 魏哲家

二○二一年,是台積電成立三十四年的光譜上,一個重大轉折點。過往,外界對它的關注,不外乎它在先進製程的超韓趕美;而今年,它最常被討論的,卻是有如天女散花般,將前進美國、日本、歐洲、高雄的建廠計畫,相對以往,如此大規模、橫跨整個北半球的產線布置,並不曾出現在它的發展軸線上。

日期:2021-12-08

政治社會

美國、日本都來爭取台積電青睞 護國神山「這些風險」卻愈來愈高! 為何劉德音建議華府應「向前看」?

台積電(2330)終於證實要去日本成立晶圓廠,意味在美國之外還將落腳日本,德國建廠案也在評估中。護國神山或許在半導體世界打遍天下無敵手,連有南韓政府撐腰的三星電子都無法望其項背,但身為業界龍頭的挑戰也不請自來,從先進製程的晶片用途太少、重要客戶恐陷入國際政治爭端、台灣水資源一度拉警報,到台積電捲入國際地緣政治愈來愈深,全都是台積未來十年可見的挑戰。對於美國大力爭取台積電設廠,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直言,「半導體(生產)在地化不會增加供應鏈韌性」,反而可能「降低韌性」。他也建議,與其拿出龐大經費,找台積電在美國國內建立晶圓廠,美方應該把資源投入其擅長的下一代先進技術,例如「系統設計、人工智慧及量子運算」等。

日期:2021-10-14

全台防疫報導

三大科學園區面對斷鏈危機?從「一日通勤」到「一日擴散」 解決台灣疫情要做好這2件事

在高端疫苗進行二期臨床的期中解盲後,台灣仍然籠罩在疫情告急及疫苗不足的壓力下,如何解決,或許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。

日期:2021-06-10